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7的文章

主題式寫作(3) 我的時間哪去了?? 談新手爸媽的調適 - 「超級嬰兒通」讀書心得

圖片
關於照顧嬰兒,雖然已經很多朋友提供了各式心法,我也自以為做了許多準備。 但我只能說,這些準備都還是住在粉紅泡泡裡的紙上談兵, 當這個小傢伙活跳跳來到這世界上後,我們才來到血淋淋的戰場! 然而在醫院或月子中心不管再不舒服(上痛下也痛、身體好像不是自己的...),也都還有專業醫護幫忙。 真正的考驗,回家後才開始! 嬰兒心情好的時候一切都很美好,嘰咕嘰咕逗弄著他,小子也跟著咯咯笑,此時幸福指數飆升,覺得什麼都值得。 一轉眼,這軟綿綿的小子一下子哭了起來,才剛餵飽、尿布又沒濕, 原本一起在粉紅泡泡裡的不管是爸爸阿公阿嬤叔叔阿姨朋友,這時都會特別有默契地看向一個人 -「媽媽」,彷彿媽媽天生就該知道要怎辦。但,我才認識你幾天,怎麼知道你在哭什麼? 每次遇到嬰兒哭,我就好像拆彈小組,背負著眾人的期望,小心翼翼想著要剪哪一條線好。 一個不小心剪錯了,不只嬰兒炸彈,還有爸媽(新手公嬤)炸彈也會跟著爆炸! 好不容易炸彈危機解除,老母我眼皮超重,但大爺怎麼樣都不肯睡覺,咿咿啊啊的我又無法對你生氣。 當嬰兒終於進入夢鄉,最痛苦的是深夜時分,三四點我也正要進入熟睡階段,最不想聽到的聲音又出現了,隊友要上班(突然好羨慕這個光明正大的理由),閒閒放產假的媽媽只好掙扎著起來餵食。 我的人生從這一刻開始,才認識什麼叫做「失去自由」!(抱頭) 我很幸運,回娘家有媽媽協助,讓我在白天的時候可以補眠。 但如何面對「嬰兒哭泣時的自我焦慮」與「自己消失的時間」,是我兩大困擾。 隊友希望我效法美國教養專家「百歲醫生」育兒法,幫嬰兒配合大人時間調整作息,簡單來說就是盡量以四小時為單位吃睡,時間不到就算他哭也不要給他吃,免得可能喝不完這次準備的奶量,下一餐也不知道要吃多少,試著定時定量。且要讓嬰兒養成哭不會有人抱,不哭才會有人抱的習慣。作息調好了,大人也比較好安排自己的時間。不過這中間在面對孩子哭泣時心裡難免掙扎,在媽媽的內心小劇場中覺得自己好殘忍。 醫生們則推薦「親密育兒」,讓大人以嬰兒為主,體察他的需要,想吃就餵,想睡就睡,常常擁抱,建立跟嬰兒的良好依附關係,養出充滿安全感與愛的小孩。但這樣的方式對我又有點太過黏膩,不太適應。 (關於這兩派的育兒法,網路上應該滿容易找到更多資料,我就不在此贅述) 這時朋友推薦我看了「超級嬰兒通」這本書。 書中提到的方

主題式寫作(2) 在成為父母之前 - 「童年會傷人」讀書心得

圖片
之前聊完了 為何要生小孩 ,時間走著走著,一個小生命就這樣入住了我的身體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就不在此贅述我的家庭狀況,但我相信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有一定的影響。 我不排斥有孩子,只是想讓自己有多點思考與選擇。 如果真的要迎接一個生命,我唯一不想的,就是複製母親的經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。 因此,在有孩子前,我讓自己做了點功課。 若無法了解自己的童年,與過去的自己和解,我很難安心成為一個母親。 當時我看的是「幸福童年的秘密」,作者是Alice Miller,她在兒童心理學的領域上是一位重要人物。 系列的書還有「身體不說謊: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」、「夏娃的覺醒:擁抱童年,找回真實自我」。 其實Alice的書是有點...,不能算偏激,但看多了有時會覺得有些不平衡,似乎有點把責任都歸咎到父母身上。 但了解她的成長背景後,想想在三十年前可以提出這樣的觀點是多不容易,很挑戰當時的社會價值觀。 也稍稍可以理解為何要舉出這麼多事證,來讓大家知道:「孩子,這不是你的錯,你是值得被愛的。」 這段理解,療癒了當時的我。 而在整理心得要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也發現有更新的書值得推薦:「童年會傷人」。 因此我比較推薦大家看這本,把重點混和自己的心得整理如下: 1. 沒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下長大,我們或多或少都還帶著童年的傷,不一定要嚴重到家暴性侵才會影響到孩子,可能短短一句「為你好」的決定就足以讓人受傷。如果你也曾受困於要成為好孩子的枷鎖中,這本書必讀! 2. 家庭傷害不是從你開始,帶著這樣的痛,可能影響孩子,以及孩子的孩子。然而,父母也曾是孩子,他們可能也被他們的父母影響著。 很多給予孩子與自己的壓力,也只是不知道可以怎麼做而產生的應該,不是故意的。 但這一切循環都可以從「我們」開始改變! 3. 「覺察」是每個改變的第一步,「盡力」成為「有意識」的父母,就能帶來改變! (本書還有提到孩子的教養可以怎麼做,就容我在後續的文章再來補充分享了。) 好好回顧自己的童年,了解到每個父母都曾是小孩,試著以不同角度去看父母的學習與努力。 再看看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,疼惜她的辛苦與努力,好好擁抱她。 「孩子,是一份獨一無二的喜悅,不用成為父母的期待。」 「父母,有照顧孩子的責任,卻不需要把孩子的選擇視為自己的成敗。」 也因此我能以更柔軟的心態看待可